欧盟终于做出正确选择?中方取消制裁后,欧方亮出202页反制清单
数字之外是节奏。特朗普把30%的关税大锤定在8月1日落下,欧盟就把840亿美元的清单卡在7月16日抛出。时间差只有半个月,却足够让美国农业带和工业带同时拉响警报:前者担心威士忌、猪肉、大豆销路;后者担心飞机、芯片、汽车零部件成本飙升。
欧盟委员会经济智库连夜跑模型:若清单全部执行,美国GDP年化增速可能掉0.2个百分点,集中在第三季度;欧盟自身通胀或抬升0.1个百分点,却换来谈判桌上的对等筹码。报告被标注“仅供内部”,但摘要早已在布鲁塞尔小圈子里传开。
北京解除限制的动作被欧洲议会解读为“雪中送炭”。稀土、永磁体、光伏硅片,中国份额分别占全球九成、八成、八成以上,欧洲新能源产线离不开这些“粮食”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把话说得直白:长远合作比短期摩擦值钱。
柏林和巴黎的工业联合会当天连夜开会。德国汽车协会算了一笔账:若失去中国市场,欧洲汽车产业未来十年产值将缩水15%,相当于每年少卖120万辆车;法国施耐德、道达尔则估算,绿色转型所需的逆变器、储能系统,七成以上仍靠中国产能。数字摆上桌,主张对美强硬的嗓门自然盖过了妥协派。
完整内容查看视频
评论